癌症向来被冠以“绝症”之称,也是人类最害怕的健康“杀手”之一!而这其中,消化道恶性肿瘤更是国人最大的威胁!
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排名的前五位中,消化道恶性肿瘤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包括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年的数据统计,全球新发消化系统癌症约万例,其中约63%的新发病例和65%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但仅是中国就占38%和41%!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的帮助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风险?
1
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国
三大诱因尽可能避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占了全球发病的一半左右,与三大诱因关系密切:
1
胃癌偏爱中国人的三大原因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
专家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素,破坏胃粘膜,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疾病,逐步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胃癌。
而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近7亿人受其感染!共餐制、爱吃生食、上完厕所不洗手、口对口喂饭等习惯则是导致感染率高发的主要原因。
②偏嗜饮食
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
临床数据显示,30-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人都爱吃烧烤、油炸类食物。而食物经过烤制、烟熏、油炸后,易产生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源。
再加上国人还很喜欢腌制食物,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硝酸盐摄入过多,被胃内的还原菌转变成亚硝酸盐,若是与高蛋白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就是一级致癌物了。
③没有胃癌筛查制度
日本的胃癌发病率远超过我国,但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80%,而我国却只有20%,很大原因在于“早筛查”——在日本,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男女、有无胃病史,都要做胃癌筛查。
但我国没有常规胃癌筛查制度,因此,多数胃癌发现较晚,多为中晚期,生存率也就低。
因此建议普通人45岁做第一次胃镜,一切正常每两年做一次;有基础疾病或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胃癌的高危人群
①40岁以上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出现消化不良者;
②胃癌前病变,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大部分切除等;
③长期酗酒、吸烟,喜高盐饮食、熏制食品和少食新鲜蔬菜者;
④有胃癌家族史者等。
2
抗氧化物,辅助预防胃癌
①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
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也可以保护胃粘膜,辅助预防胃癌发生。
因此,每天都要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
②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强抗氧化剂!
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等癌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素有“植物*金”之称,也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对人类健康贡献最大的食品”之首!
研究人员发现全番茄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胃癌细胞繁殖增长能力,使癌细胞死亡。这其中就有番茄红素的作用!
像番茄、番石榴、木瓜、芒果等都可以补充番茄红素。
2
结直肠癌
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像肝癌、胃癌等的发病率都有所下降。但在过去10年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数和死亡率均翻了一番,且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还呈年轻化趋势。
专家表示,结直肠癌甚至有取代肺癌,成为新一代“癌王”的趋势。
1
两大常见习惯,增加癌症风险
①吃出来
“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是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过量的摄入“三高”类食物,像红肉、加工肉、动物内脏器官等,会影响机体的炎症状态,升高结直肠癌的风险。
②坐出来
久坐不动是导致结直肠癌年轻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久坐办公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
动的少,肠道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滞留时间就要长,包括粪便中的有害成分,也会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而吃得多、动得少,最直接的结果则是肥胖。数据统计显示,肥胖人群结直肠癌患病率较正常人上升50%以上!尤其是腹部肥胖,患癌风险更高。
除了改变饮食结构、运动、保持体重,做好筛查工作也很预防肠癌找上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注意:
肠癌的高危人群
①40岁及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
②既往有发现过肠道息肉、腺瘤的,亦或是大便潜血阳性的人群;
③经常性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阑尾炎病史,曾经切除过胆囊的患者。
以上人群应积极做肠镜检查。
2
用好膳食纤维,养好肠道少生病
膳食纤维又被称为“肠道吸尘器”,它具有吸附作用,能够裹带着肠道中的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辅助预防结直肠癌。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更值得推荐。
常见的蔬果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苹果(2.4g/百克)、橙子(2.3g/百克)、菠萝(1.3g/百克)、番茄(1.2g/百克)、西瓜(小于1g/百克)。
笋干(30~40g/百克)、豆类(6~15g/百克)、小麦(4~10g/百克)、玉米(8g/百克)、马铃薯(2~3g/百克)。
总的来说:
①膳食纤维摄入量及范围为25克/天。
②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病患者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到30克/天。
但消化不良、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需控制进食量。
3
“吃出来”的食管癌
我国的食管癌患者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每年平均有超过15万人因其死亡!而食管癌的高发同样与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1
食管损伤,是食管癌的主要源头
长时间的食管损伤未修复或是反复修复,就容易使病灶增生,往下发展成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前病变,最终形成食管癌。
而食管的损伤分为两种:
①物理性损伤
过烫的食物、坚硬的食物、烈性酒……这些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是物理性损伤,会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反复受伤、修复、再受伤的过程,会使良性细胞变异为恶性细胞,继而不断增生诱发癌变。
②化学性损伤
发霉、腐烂的食物带有的*曲霉素,烟熏类、烘烤类食物可能含有的苯并芘,淀粉类食品经过煎炸、烧烤等产生的丙烯酰胺,均可对食管黏膜造成化学性损伤,甚至形成点状病变,致使面积越来越大,甚至发生癌变。
早期食管癌最为简便有效的筛查方式就是做胃镜,除此之外,X线钡餐检查、粘膜细胞涂片检查、CT扫描等也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相关检查。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①有吸烟、酗酒的习惯,喜食过热、过硬的食物;
②有慢性胃炎、胆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症状;
③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
④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如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福建等;或者有食管癌家族史。
2
一杯茶饮,利咽喉、护食管
日常不妨喝点下面的代茶饮:
桔梗、甘草各6g,麦冬10克,泡水喝,每天2-3次,每次泡2-3遍。
桔梗中含有的桔梗皂苷,有刺激咽喉粘膜的反射性、稀释并排出余留在支气管中的痰液、保护咽喉的作用;甘草、麦冬都可利咽。
每个人体质不同,使用方子前请先咨询医生。
4
慢性炎症与癌症关系密切
这样吃,降低炎症风险巧防癌
癌症的产生与炎症因子的长期刺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包括消化道肿瘤几乎都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癌前病变,最后变成肿瘤。
当人体的免疫细胞不够强大或是频繁受到刺激,白细胞则无法及时修复被炎症攻击的部位,就会形成慢性炎症,久而久之,这个部位的细胞很可能出现异常增值,甚至启动癌基因,诱发癌变。
因此减少炎症反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的发生,日常不妨适当吃些“抗炎食物”:
1
抗炎食物
①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也是一种抗炎的营养成分,海鱼中含量比较多,建议有意识地每周吃两次秋刀鱼、沙丁鱼、三文鱼等,但近期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海鱼,完全烹煮成熟后再食用;另外,像碧根果、榛子、杏仁等干果类也可以适当吃些。
②部分香辛料
厨房的天然香料,像蒜、葱、辣椒、咖喱、姜*、花椒等其实都是不错的抗炎食物。
像大蒜中的大蒜素有抗炎杀菌的作用;姜*中的姜*素有抗炎活性,能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2
平阴阳、降火气
中医认为,想要达到预防炎症的目的,就要避免内火久盛积热,以防止“*”气危害身体。而这里推荐的薏仁莲花茶,有理气化湿、消郁散结、清热解*的功效。
薏苡仁、半枝莲、蛇舌草、玫瑰花各10克,煮水代茶饮。
此茶有助于平衡体内阴阳,避免阳气过剩导致上火,进而减少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