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证某种意义上,是大青龙汤的一种恶化,大青龙汤只是整个身体处于高压状态,急需破局,但是全民一心。不过小青龙汤证就不同了,这个是有内奸,甚至要篡位,这是最大的区别,所以如果把大青龙汤说危机四伏的话,那小青龙汤就是内忧外患了!
?、小青龙汤证调整的症状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去节)9g芍药9g细辛3g干姜3g甘草(炙)6g
桂枝(去皮)6g五味子3g半夏(洗)9g
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汤证如果比作是国家强盛,一有外邪马上出击,将其打跑。那么桂枝汤就是国家外强中干,有一点虚,所以需要一点支援,但是相对来说,还不危险,很好解决。但是到了大青龙汤证就是外敌压境,将国家包的风雨不透,正气突围不出去,所以急的团团转。到了小青龙汤这里,就有一部分正气迫于压力投降成内*了,成了水气,驻留在三焦而为虎作伥。上焦则为嗑为喘,中焦则为痰为浊,下焦则为下利小腹满。下面我们试着借助诸家的语言来试着解读一下。首先我们要看看什么叫小青龙汤。小指的是范围,因为战事已经有了变化,有一部分津液,本来是营阴的,但是在外感风寒的威逼之下叛变了,做了内奸。水停于心下,寒水摄肺,肺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宣发,所以就会出现肺的功能失常,内忧外患,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症状。所以治则就要宣散外寒,内化水饮。这里的青龙指的是谁呢,就是麻*桂枝细辛的宣散,五味子,白芍的酸敛。恢复肺的宣降功能,天一生水。坏水去,新水生。所以我们叫其青龙。因为这个不像大青龙汤霸道,力度强,所以叫小青龙汤。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便不利,少腹满,短气不得卧。伤寒表不解就是体表还有战事,正气还在和外邪做斗争。但是心下有水气,就是说战士在边关战斗,但是朝廷出事了,有一部分*队叛变,所以就会争斗一番,表现就是干呕,为什么干呕呢,水寒相博,水停胃中导致,胃以通降为顺,寒水停胃中,就会吐出缓解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肺寒气逆推动,想要迫水外出。因为体表一直被封锁,所以只能通过吐的方法,口离心肺最近嘛!发热是因为有正邪交争,气血汇聚多了,就会热。咳嗽是因为肺的功能失常,刚才说了,寒水射肺。肺气机运转失常,就会出现噎,喘。噎和干呕有一点相似,是想呕未呕,气机不通,卡在那里了。干呕是阳气比较足一点,直接想呕出来,但是还是实力不够。喘就很好理解了,气机不通,肺的功能就是主导宣发,肃降,以把全身的循环带动,呼吸的新鲜空气,以及运化的水谷精微才能布散全身。但是现在循环不利,就需要加快频率,所以会喘。水停于胃则气不化,津液不生,所以会渴,而且会形成痰浊;水渍在肠间,水当了润滑油了,故下利,也就是拉肚子;水积蓄下焦,故小便不利而少腹满。短气者,气促不能相续,与喘不同,有实、有虚、有表、有里。此为水停心下,亦令短气,也就是气机交接不上。气不够用,就不得平卧。一部分水液泛溢肌肤,水肿湿重。通过以上我们的简要的分析,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原本素体就不和。只不过在外邪的侵袭下,表现的更加明显而已。平时就有水饮的人,脾肺之气必虚,今又外感风寒,水寒相搏,皮毛被堵塞,肺气更被困住,宣降不利,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寒而气逆。所以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喘咳痰多,清稀而粘,不易咯出,胸闷,身体疼重,甚则水饮溢于肌肤而为浮肿,舌苔白滑而润,脉浮。此时,发汗解表则水饮不除,蠲化水饮则外邪不解,唯有发汗蠲饮,内外合治,才是正法。总结就是外患要平,内忧要平,下面我们通过方剂来学习一下看如何平乱吧。?、小青龙汤方义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去节)9g芍药9g细辛3g干姜3g甘草(炙)6g
桂枝(去皮)6g五味子3g半夏(洗)9g
方义学习:
本方用麻*、桂枝为君药,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干姜、细辛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麻*,桂枝和细辛三者配合正好是三人梯队,麻*负责前哨,吸引敌人火力,攻破第一防线,桂枝负责重火力覆盖,细辛就是狙击枪或者迫击炮,重点攻击。这样水饮在细辛的穿透力下,分散开来,桂枝就能携这些水气上行,麻*早就打开了皮肤突破口,这样就能将水气散出去。麻*散表寒,细辛散体内沉积的阴寒,比较深的阴寒。麻*就像散弹枪,越向外,越分散。细辛就象标枪,能将目标穿透,才能被桂枝分而治之。痰饮阻滞的咳喘,就需要细辛来破开痰饮,打通一个让寒水外溃的通道。
然而,肺气逆甚,纯用辛温发散,既恐耗伤肺气,又须防温燥伤津,所以配伍五味子敛气,芍药养血,并为佐制之用。桂枝和芍药是一个配伍,?生姜甘草,就是桂枝汤,可以主营卫不和。因为这里内有水气,所以需要更有力量的干姜,来暖胃止呕。而且干姜还能直接作用在小腹,干姜守而不走,不像生姜辛温发散,走而不守,所以暖小腹,就像小腹安了一个小太阳,可以逐水湿痰饮。大枣肯定不能用了,毕竟体内水湿为患了。五味子虽然是酸苦甘辛咸均有,但是以酸味为主,这个酸敛的力量是把正气收拢起来,因为现在内忧外患,正气相对不足,所以需要把有限的兵力集中。
在这里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也是一个组合。干姜,半夏,细辛是宣散的,五味子酸敛。五味子一方面酸敛正气以止咳平喘,另一方面也防止干姜细辛半夏发散过度。所以在这里用五味子,就不仅仅是用来治标,同时也可以调整肺的气机以治本。比如大量的五味子用敛固,当然可以平喘止咳,但是可能会把病机收藏在内,留下隐患。小剂量的五味子,可以配合宣散,恢复肺的天一生水的功能,这是治本。当然这里的剂量就是用来治本的。
半夏祛痰和胃而散结,痰邪被破开,内部循环畅通,才能为邪气外逃创造一个通道,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间,是兼佐、使之用,是国老,可以调和诸药。八味相配,使风寒解,水饮去,肺气复舒,宣降有权,诸证自平。但本方总是辛散温化为主,必须确是水寒相搏于肺者,才可作用。基本上就这些了。
配伍特点:
辛散酸收为伍,散中有收,收而不留邪。
温化(向上向外)与敛肺(向内向下)配伍。
开合有度,升降有职。
?、药物药性分析下面我们具体来引用本草经里的解释,熟悉一下这几味药。
今天我们学习小青龙汤里的几味药,看看其中的组成和思路,以及药物药性分析。
《本草备要》—麻*
轻,发汗
辛温微苦。入足太阳(膀胱),兼走手少阴、阳明(心、大肠)而为肺家专药。能发汗解肌,去营中寒邪、卫中风热。调血脉,通九窍,开毛孔。治中风伤寒(中,犹伤也),头痛温疟,咳逆上气(风寒郁于肺经。经曰:诸气郁,皆属于肺)。
《本草备要》—桂枝
轻,解肌,调营卫
辛甘而温,气薄升浮。入太阴肺、太阳膀胱经。温经通脉,发汗解肌(能利肺气。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治伤风头痛(无汗能发),中风自汗(有汗能止。中,犹伤也,古文通用,自汗属阳虚。
东垣日:桂枝横行手臂,以其为枝也。又曰: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解表。气浓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
《本草备要》—白芍
补血,泻肝,涩,敛阴
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肺脾)行经药。泻肝火(酸敛汗,肝以敛为泻,以散为补),安脾肺,固腠理(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木不克土,则脾安。土旺能生金,则肺安。脾和肺安,则腠理固矣),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酸主收敛),散恶血,利小便(敛阴生津,小便自利,非通行之谓也),缓中止痛(东垣曰:经曰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也)益气除烦,敛汗安胎,补劳退热。
《本草备要》—细辛:宣散风湿,补肝润肾。辛温散风邪,故诸风痹痛、咳嗽上气、头痛脊强者宜之(专治少阴头痛,独活为使)。辛散浮热,故口疮喉痹(少阴火)、鼻渊齿蛊者(虫蚀脓烂)宜之。虽手少阴(心)引经,乃足少阴(肾)本药,能通精气,利九窍,故耳聋鼻(音瓮,鼻塞不闻香臭也。风寒入脑,故气不宣通。寒宜表,热宜清,有息肉者,为末吹鼻)。《本草备要》—半夏燥湿痰,润肾燥,宣通阴阳辛温有*,体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和胃健脾(去湿),补肝(辛散)润肾,除湿化痰,发表开郁,下逆气,止烦呕,发音声,利水道(燥去湿,故利水;辛通气,能化液,故润燥。丹溪谓: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救暴卒(葛生曰:凡遇五绝之病,用半夏未吹入鼻中即活,盖取其能作嚏也。五绝,谓缢死、溺死、压死、魔死、产死也)。《本草备要》—五味子补肺肾,涩精气。性温。五味俱备(皮甘、肉酸,核中苦辛,都有咸味)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气为水母。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王好古曰:入手太阴血分、足少阴气分)。益气生津(肺主气,敛故能益,益气故能生津。夏月宜常服,以泻火而益金),补虚明目,强阴涩精(仲景八味丸,加之补肾。盖内核似肾,象形之义)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感风寒而喘嗽者当表散《本草备要》—干姜燥,回阳,宣,通脉生用辛温,逐寒邪而发表。炮则辛苦大热,除胃冷而守中(辛则散,炮则稍苦,故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走而不守)。定呕消痰,去脏腑沉寒適冷。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亦能引血药入气分而生血,故血虚发热、产后大热者宜之(此非有余之热,乃阴虚生内热也,忌用表药寒药。干姜能入肺,利气;能入肝,引血药生血,故与补阴药同用。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故亦治目睛久赤)。《本草备要》—甘草
有补有泻,能表能里,可升可降味甘。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火急甚者,必以此缓之)。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解退肌表之热),入凉剂则泻邪热(白虎汤、泻心汤之类),入峻剂则缓正气(姜、附加之,恐其僭上;硝、*加之,恐其峻下,皆缓之之意),入润剂则养阴血(炙甘草汤之类)。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缓痛),通行十二经,解百药*。
以上只是情况不是很严重的适用方法
情况严重请去找专业医生
所有的处方要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使用
并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生理周期变化裁定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内容源自张景明教授系列课程之《方剂精讲》,又结合诸家解读,给您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由各安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