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龙小乔营销对接需求,产品解决痛点
TUhjnbcbe - 2021/5/23 20:15:00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94665.html
本文共计字建议阅读3分钟

提到营销,经常会联想到需求和痛点。

需求=痛点?

▲需求vs痛点

当一个人感觉胃痛的时候,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

这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多数人对器官所处的位置了解的并不是非常精确,所以容易认为在接近胃部的疼痛都是胃痛,但现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人们以为的胃痛,可能并不是胃病,也许是十二指肠息肉,也许是胰腺炎,也许是肺部疾病,还可能是胆囊炎。

需求是感觉痛的部位不再疼痛。痛点有很多可能性,需要医生诊断后才能确认。

这是一个需求对应多个痛点。

反过来,一个痛点也可能对应多个需求,比如痛点是胃病,但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疼痛、恶心  、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感受不同,需求也就不同。

所以,痛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需求则是带有主观判断的观点。痛点与需求的对应关系取决于主观判断!

▲营销vs产品

当痛点出现,加入主观判断就会产生需求,这时营销解决什么?产品解决什么?

当一个人因为肺病出现咳嗽的时候,很容易认为是感冒引起的,医院宣传对肺病非常专业,这个人会就医么?

显然不会,虽然病因是肺病,但加入了主观判断--认为是感冒,首选当然是感冒药或者止咳药,因为感冒并不是大问题。

而宣传咳嗽误认为感冒而引发严重问题,才会引起重视,医院就医,而医生要做的是治疗肺病,而非止咳。

所以营销解决需求,产品解决痛点。

▲教育机构

K12是典型的考培机构,也是刚需痛点--考上理想的学校,而表现出来的需求则是提分。所以机构宣传的都是提分、名师、录取等内容。

但是,大多机构产品解决的也是需求,而非痛点,少有机构根据学生情况和目标学校来制定学习方案。

所以K12机构每年录取的宣传大多来自选人。所以,在目前同质化的正面进攻的营销中,总是缺少“弹药”。

而素质教育、美术、舞蹈等机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刚需产品,痛点很弱,或者视为隐性痛点,但需求还是有的。

比如美术机构,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要学画画,统称为兴趣,这是需求。其中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再续费,因为对画画失去了兴趣,这就是产品没有解决学生的痛点。

有的学生是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想法,有的是想获得表扬,甚至是无聊等等。

比如,学生因为不经意的画画,获得了表扬,这时来了兴趣,便有了学画画的需求,画了一些画之后没有再得到表扬,就会失去兴趣。

对于机构来说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帮助学生获得表扬才能使其长期续费,这才是解决痛点,而非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最好的画画技巧。

▲总结

营销对接需求,产品解决痛点。

刚需产品痛点明确,产品要能解决痛点而非需求,才能给目前的营销中提供“弹药”,否则就要另辟蹊径。

非刚需产品属于一个需求对应多个痛点,要找到痛点,针对解决或转移痛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小乔营销对接需求,产品解决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