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之手阳经明大肠
TUhjnbcbe - 2021/4/4 22:54:00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桡侧缘,出第1、2掌骨间,进入两筋(指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其支脉,从缺盆部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出来夹口旁,交会人中,左侧的走到右侧,右侧的走到左侧,上夹鼻孔旁。

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我们可以用刮痧法把大肠经里面积攒的淤*刮出去。

大肠经属阳明经,是气血都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关于大肠经的主治问题,《灵枢》和《脉经》中分别有如下叙述: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脉经·大肠手阳明经病证》:“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大肠有寒,鹜溏。有热,便肠垢。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大肠胀者,肠鸣而痛,寒则泄食不化。”

上述两段是对于大肠经问题的描述。也就是:如果手阳明大肠经出问题,人就会有牙齿疼痛、颈部肿痛、目*口干、鼻子出血、咽喉肿痛、肩膀前部痛、食指活动不利等问题。反过来看,也就是有上述疾病症状,可以取大肠经穴位来治疗。


  除上述症状外,遇到下列问题,都可以优先选择大肠经穴位诊治。

1、大肠问题,如便秘、腹泻、肠息肉、肠梗阻等

2、肺炎或者肺泡破裂等

3、胆囊炎或者胆囊壁粗糙等

4、眼睛发炎或者近视等

5、血液问题,如贫血、血脂异常等

6、尿道炎、盆腔炎、月经量大或者经期长、精囊发炎等

7、咽喉发炎、食管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症等

8、容易伤风感冒以及一切皮肤破损,如湿疹等

9、发烧或者出汗过多、汗腺发炎、狐臭等

10、关节炎、活动过多关节磨损、关节无力等

11、长高、骨伤、骨质疏松或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坏死等

12、头部受伤、脑积水、脑梗等

13、各类型鼻炎、嗅觉失灵、流鼻血等

凡遇上述疾病,一律先检查大肠经所有穴位,检查的方法是:用手指沿着大肠经沿线一路轻按,如果轻按即非常疼痛的,或者按下去穴位明显塌陷缺气的,或者穴位处有红点或者摸上去有硬疙瘩之类的,都一律选上。然后,在这些穴位刮痧、施灸即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之手阳经明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