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玲教授医案精选—经方治急症—腹痛验案
杜**,男,51岁;主诉:全腹疼痛12小时
现病史:12小时前患者弯腰后出现全腹疼痛,性质为胀痛,站立位加重,腹软,无抵抗及反跳痛,伴胸闷、心慌,无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急诊至我院。刻下症:精神差,表情痛苦,全腹疼痛,站立位加重,伴胸闷、心慌、口干、手脚发凉;小便可,大便一日未排,舌质紫暗,苔白润,脉弦细,BP:/75mmHg;既往高血压病病史8年,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血压控制尚可。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腹痛气机郁滞肝脾失调;西医诊断:1.腹痛查因:a.腹主动脉夹层?b.肠系膜动脉栓塞?c.急性阑尾炎?d.功能性腹痛?2.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辅助检验检查:入院心电图、全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给予抗生素、解痉止痛及营养支持后患者腹痛症状未见缓解。
查肝胆胰脾+阑尾彩超示:1.腹腔气体较多;2.中度脂肪肝。腹主动脉MRA:腹主动脉轻度硬化改变。腰椎MRI:1.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2.腰椎诸椎间盘变性;3.腰椎骨质增生;4.S2-3水平骶管囊肿。
第二天朱翠玲主任查房后指出中医四诊合参辨病为“腹痛”,证属为“气血郁滞肝脾失调”,方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具体药物如下:
柴胡12g枳实12g白芍40g厚朴12g
当归20g茯苓20g白术15g泽泻10g
川芎15g炙甘草9g
煎服法:三付,急煎服,日一付,早晚分服。
服半剂后疼痛明显缓解,二剂疼痛基本消失。复查阑尾彩超未见异常。
二诊腹痛基本消失,时感腹胀,舌质暗,苔白稍腻,脉弦细,中药在上方基础上减少白芍用量,增加厚朴剂量,加砂仁、郁金,以增理气健脾之效,具体药物如下:
柴胡12g枳实12g白芍30g厚朴15g
当归20g茯苓20g白术15g泽泻10g
川芎15g炙甘草9g砂仁3g郁金12g
煎服法:三付,水煎服,日一付,早晚分服。
患者症状稳定后行胃肠镜检查1.慢性食管炎;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胃糜烂;3.胃息肉;4.十二指肠球部息肉?5.结直肠多发息肉?
依据患者相关检查及消化科、普外科会诊,诊断为功能性腹痛伴无菌性炎症。
按语:患者为中年男性,当下主症为腹痛,伴胸闷、心慌、口干、手脚发凉,病位在腹,笔者认为当属三焦,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持诸气,三焦气机郁滞则影响周身气机,故出现胸闷、心慌、手脚发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气机郁滞,津失输布,血运不畅,故出现口干、舌质暗红、苔白润;《伤寒论》第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7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