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最容易生病的地方就是肠胃,而且肠胃功能紊乱,会直接导致人腹痛、腹胀,从而影响食欲。
其中肠息肉是最常见的肠道疾病,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恶化成肠道病变。
01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黏膜表面的肿物,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
肠息肉可分为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和肿瘤性息肉,反复腹泻或便秘,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就很容易形成息肉。
数据显示,肠息肉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青少年肠息肉的患病率较低,中年以上成年人肠息肉的患病率可达40%,而有些肠息肉还有明显的遗传性。
肠息肉可以发生在人体肠道的任何一个部位,但是在临床上,大肠息肉的数量占肠息肉患者数量的80%以上,而小肠息肉发生的概率远低于大肠。
根据肠息肉发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直肠息肉、十二指肠息肉、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等,一般可通过内镜直接摘除。
02别把肠息肉拖成肠癌
据统计90%以上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肠息肉变成结肠癌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各种致癌因素、致瘤因素的作用下,肠息肉逐渐增大,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结肠癌。
肠息肉根据其所生长的位置可分为腺瘤性和非腺瘤性,其中,腺瘤性息肉几乎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特征,其癌变率高达95%,很多患者的肠癌就是因此而起。
研究发现,肠息肉从形成到恶变,总共经过5个过程,分别是:过度增殖——腺瘤性息肉——早期致癌息肉——癌变息肉——肠癌等,这5个过程从征兆到形成通常会持续5~10年,个体差异影响的时间长短也比较明显。
03提醒:长了肠息肉,身体会有4种变化
息肉体积较大的时候,因为粪便的压迫和刺激,可导致息肉表面出现糜烂或溃疡,进而导致出血。患者粪便内可出现血和黏液,血液多依附在粪便的表面,颜色鲜红或暗红。
较大的息肉可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同时还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肠梗阻、肠套叠等现象,加重腹痛的症状,可表现为持续性的腹痛。
肠息肉患者可出现腹泻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现象。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排便次数增多或者出现里急后重的现象。
当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黏膜,使其逐渐下垂,就可并发直肠脱垂。
温馨提示:如果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规范处理或治疗,不要拖延成肠癌,到时候想治疗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