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肿瘤为何多发要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1#
?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生活不规律,工作学习紧张,还要承担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生活等各种压力,造成不良情绪,引起焦虑或者抑郁,而这些都与胃病发病密切相关。

胃肿瘤为何多发?要如何防治?

01

胃癌是多发的恶性肿瘤

胃癌症状比较隐匿,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胃口减退,而一般出现这些情况,患者往往认为是普通胃炎,不加以重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胃气”是中医的专有名词。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是因病致死,而是吃不下饭,不能食而饿死了。而吃不吃得下饭,则与人体的“胃气”息息相关,胃气决定着生命之气。胃气其中一个含义即指胃的正常功能——胃主受纳。胃的接受、盛纳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都是胃气的作用。人的胃气盛衰决定了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也会反映出人能食或不能食。如果人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人若不能食,则表明胃气不足,胃的受纳功能弱。所以,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体现,而对于患者而言,胃气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康复。故无论何时,保护好胃主受纳功能、养好胃气都是日常养生的重点。

?现实生活中,胃气不足导致胃主受纳功能差,从而导致胃部出现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俗话说“十人九胃病”,现在很多人不体检不知道,一体检发现胃部有疾患,如萎缩性胃炎。

胃病是发生在胃部疾病的统称,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食管返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淋巴瘤甚至胃癌等。它们通常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嗳气、反酸、烧心,甚至恶心呕吐等。胃病中最严重的是胃癌,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02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突然到访的,它的到来也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来说,从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癌前病变(各类炎症),再到形成可见的癌症(临床期)通常需要10~20年。胃癌的发生演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阶段: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细胞的恶性侵袭性增殖,大部分是由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在多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主要有4个阶段。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疾病,异型增生则是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

■第一阶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大部分的胃镜检查结论都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嗳气等症状,此时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层,腺体则完整无损,是良性疾病,尚远离胃癌,无需害怕。

■第二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年龄较大者,非萎缩性胃炎迁延不愈,炎症持续存在,加上人体正常的器官老化等因素影响,胃腺体破坏、萎缩、消失,黏膜变薄而形成萎缩性胃炎。

这里的“萎缩”指的是胃腺体的萎缩,包括胃腺体数量的减少以及腺体分泌能力的下降,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胃缩小了”,甚至“没有胃了”。此时患者也主要表现为类似于“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如上腹部胀满隐痛、嗳气反酸等症。

■第三阶段: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

胃炎反复发作,胃粘膜炎症持续存在,损伤修复反复发生,就会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杯状细胞”,这就是我们说的“肠上皮化生”。

上皮内瘤变又称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第四阶段:胃癌

经过前三阶段的发展,在多因素的作用下,胃癌逐渐形成。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常常发现时已失去预后最好的治疗时机。常常有以下的报警症状:

?上腹胀痛呈进行性加重,常规抑酸护胃药不能缓解;

?食欲下降,近期明显消瘦;

?大便呈柏油样,甚至血便;

?贫血。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至专科诊治,尽快完善胃镜检查。

03

萎缩性胃炎可防可治可控可逆转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原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不良情绪、不良药物和抽烟等因素。

因此,不管你是否有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建议检查一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定期行胃镜及病理检查。

对于已经得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您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癌前疾病,但其发展成胃癌的概率并不太高,部分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是可以逆转的。因此这一阶段需要请专科医生综合评估,积极干预,重视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等检查监测手段,防止胃粘膜继续往胃癌方向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