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院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近期我院消化内科和医院消化科李锐教授团队签署联盟协议。年10月28日李锐教授来院完成昆山市第一例十二指肠球部肿物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该病例经术前充分评估、术中术后谨慎处理得以顺利出院!
病例
患者为68岁女性,因腹部不适于我院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粘膜下隆起,大小约1.5cm。进一步完善上腹部增强CT及超声胃镜检查,考虑病灶起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可能)。
这种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需要完整切除,普通的粘膜切除术(EMR)和粘膜剥离术(ESD)无法做到,而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且有种“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感觉,李锐教授会诊后决定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可内镜下手术难点众多,因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特殊,操作难度大,且血管丰富,出血风险大,这些都将会加大手术难度;当然更难的是将病变全层切除和切除后的创面缝合。纵使困难重重,李锐教授依然信心十足,在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下,开始了一场硬仗,首先完整切除了1.5*1.0cm大小的瘤体,完成了第一步;全层切除后病变创面处直通腹腔,可以清楚的看到肝脏,如果闭合不完全胃液、食物统统进入腹腔,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完全性修补胃壁上的漏洞非常关键。因十二指肠球部切除肿瘤后缺损较大,张力较大,所以修补十分困难,如果修补不完善,患者还是难逃外科手术之苦。李锐教授借娴熟的操作技术,运用内镜器械完成镜下缝合,并在直视下放置胃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术后经过严密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及补液等处理后,患者无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于术后1周顺利带药出院。
什么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EFTR是一项新兴技术,它是通过“主动”穿孔,将向消化道壁外生长、与浆膜层黏连紧密的固有肌层肿瘤完整切除而后进行消化道壁修补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为直径大于1cm、小于3cm的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手术前要反复确认病变存在(结合超声内镜、CT等),排除腔外外压性改变。患者无需开腹,腹部不留瘢痕,使患者避免外科手术痛苦,节省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介绍
李锐,医学博士,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内科支部书记,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江苏省“科技强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江苏省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首届姑苏卫生重点人才,苏州大学首批东吴名医培养对象,苏州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医院进修消化道超声内镜学等内镜诊疗新技术,年赴日本东京大学附属病院、昭和大学横浜北部病院及国立癌中心进修消化道肿瘤内镜诊治新技术。年参加江苏省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并担医院医疗二队支部书记,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获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记大功奖励。先后获得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苏大附一院“十佳医生”、“白求恩杯先进个人”、“博习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胃肠息肉、早癌及间质瘤等疾病内镜微创诊疗。
我院坐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我院预约中心
编辑:文化办
供稿:消化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