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囊有息肉,我有点慌了hellip [复制链接]

1#

献礼建*周年

#1

■张大妈65岁,上礼拜社区体检,做B超说有“胆囊息肉样病变”。看到“病变”两个字,张大妈一下子慌了神,到小姐妹那里一打听,说搞不好会癌变,要做手术,吓得张大妈整晚翻来又覆去。第二天一早就挂号来问,这个“病变”要不要紧,是不是得癌了?

#2

■小李35岁,平时工作应酬多,免不了经常喝酒,最近“啤酒肚”也渐渐起来了。今年单位体检,B超报告“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正在事业上升期的小李,一下子紧张起来,去年同事中就有手术切掉胆囊的,自己的“腺肌症”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也要开刀?

#3

■王大伯50来岁,平时身体硬朗,在老家还经常干农活。这次来城里女儿家住几天,女儿孝顺地给老爸安排了一个体检,报告结果“胆囊腺瘤”。这个“瘤”着实把王大伯和女儿吓了一跳,是不是得了胆囊肿瘤?

上面这三个例子,都是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门诊经常碰到的“经典”情况。那么,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都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关于

胆囊疾病的二三事

什么是胆囊息肉?

向上滑动阅览

根据《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的标准[1],胆囊息肉指:凸向腔内的胆囊壁隆起性病变,发病率约为0.3%~9.5%。胆囊息肉分为假性息肉与真性息肉,前者更常见,约70%的疑似胆囊息肉为假性息肉[2]。而假性息肉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假性息肉,此外还包括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假性息肉自身不具有恶变潜能,而真性胆囊息肉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最常见的良性息肉是腺瘤,而恶性息肉通常为腺癌。不同于结肠息肉的腺瘤-癌的进展顺序已经明确,胆囊息肉的腺瘤-癌进展顺序目前并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但目前有个别证据表明某些病例存在类似的腺瘤-癌进展顺序。

在我国,胆囊息肉(亦称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样病变)属于形态描述上的诊断,发病率约为6%。国内习惯上将其分为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症等;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胆囊腺瘤样息肉)、腺癌等。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即上皮细胞基底膜内胆固醇沉积、形成*色的小结节突出粘膜表面,目前认为无癌变可能。炎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肿,也无癌变倾向。胆囊腺肌症(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和平滑肌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增生性疾病,能否恶变目前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是癌前病变,但癌变率较低。

先看上面文字内容学习一下好不好

算了直接看下图也行

胆囊息肉的原因?

总体来说,胆囊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些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其中,胆固醇息肉的主要原因是胆汁中脂质异常代谢,导致胆固醇结晶析出,形成息肉。

而炎性息肉以及部分胆囊腺肌症的常见原因是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粘膜破坏,形成纤维瘢痕增生。

其他病理性原因还包括:胆道梗阻、长期胆汁瘀滞、浓缩胆汁刺激、胰液返流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病*感染等。

胆囊息肉会不会消失(变小)?

那么发现胆囊息肉后

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他变小呢?

要吃什么药吗?

有没有什么中药可以吃?

疑问三连

目前来讲,多数胆囊息肉消失/变小的可能性不大。有的人说,“医生,不对啊,以前我体检发现有一个挺大的息肉,后来没了!”

这样的情况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情况一:之前的是类似息肉的胆囊结石,自己随胆汁排入肠道了;

情况二:炎性息肉可以自行消退,甚至没有;

情况三:可能是彩超这一次没有扫到而已,不代表息肉没有,因为胆囊需要全方位的扫描,可能这次扫描的时候只看了其中几个角度,而恰恰这几个角度都没有看到胆囊息肉。

至于中药治疗,不是完全没有用,中药只对炎性息肉和胆囊炎管用,另外中药可以缓解部分隐痛等症状,但是除了炎性息肉以外的息肉不会因为中药而消退,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

胆囊息肉的症状表现?

胆囊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能会有右上腹胀痛不适等。体积较大的胆囊息肉,特别是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可能会引起胆囊管阻塞,导致上腹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或者诱发急性胆囊炎,导致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其它如发热、*疸、右上腹区压痛等症状较为少见。

发现胆囊息肉后要注意什么?

一般较小的胆囊息肉以非手术治疗(即随访观察)为主。年轻无症状的,只要定期做B超检查就足够了。有轻微症状的,可以短期内(2-3周)给予利胆、消炎等对症治疗,但同时需要注意定期(一般3-6个月)复查B超来观察病情变化。

在随访观察期间,建议饮食清淡、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禁高脂、高胆固醇、酒类食物。改正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远离食品添加剂。多吃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类的水果,这些食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并能帮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胆囊息肉要不要手术?

向上滑动阅览

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目前国内外意见基本相同,部分细节上稍有差异。《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1]提出的手术指征为:1.胆囊息肉样病变≥10mm,推荐胆囊切除术(中等质量证据,89%认同度)2.胆囊息肉患者症状与胆囊相关,找不到其他原因,且患者适合并接受手术,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低质量证据,89%认同度)3.如因上述原因缺乏胆囊切除指征,应评估患者胆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制订更精细的管理计划。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PS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印第安族裔、无蒂息肉(包括局限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低-中等质量证据,78%认同度)4.如果患者存在胆囊恶性肿瘤风险因素且息肉大小为6-9mm,患者适合且接受手术,推荐胆囊切除术(低中等质量证据,78%认同度)5.如果患者没有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6-9mm或有恶变风险因素,胆囊息肉≤5mm,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进行随访超声检查。无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5mm者,建议在第1、3、5年做随访(低质量证据,78%认同度)6.随访期间胆囊息肉增加≥2mm,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中等质量证据,78%认同度)7.随访期间胆囊息肉达到10mm,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中等质量证据,%认同度)。

国内普遍认为的手术指征是:1.息肉直径≥1cm。2.病变快速增大,有明显症状者也建议手术切除。《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版)》[3]将每6个月增大大于3mm定义为息肉快速增大。但亦有meta分析发现,胆囊息肉直径<1cm时,息肉增长速度与恶性之间未能确定因果关系。3.胆囊息肉<1cm合并有症状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等,可行预防性手术。4.胆囊息肉合并胆囊壁增厚大于3mm[4]。

又嫌长不想看?

得得得,继续看图

可不可以做“保胆手术”?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胆囊息肉(还有一部分胆囊结石)的病人在知道可能要切除胆囊后,问这个问题的越来越多,也是肝胆胰外科门诊的“经典”问题。这里,我们给出回答:不建议做保胆手术。

根据年《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最新发表的专家意见,“保胆手术”是一项疗效不确切(指容易复发)、适应症和禁忌症不明确(指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和共识)的有创(指并非所谓的保胆无创伤)全麻手术,建议医患双方理性、慎重选择[5]。

胆囊切除后有什么影响?

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胆囊切除后的注意点属于“经典”必问题。请看回答:

首先,需要明白

胆囊

是一个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

一个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

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

(重要的事说三遍)

此外,它还有分泌粘液保护胆道粘膜,以及排空(胆囊内胆汁)的功能。

而人们最常见的误区,说胆囊切除后,就不能分泌胆汁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胆汁不是由胆囊分泌的,它是由肝脏的肝细胞分泌;胆汁分泌后,平时储存在胆囊,需要使用时胆囊收缩,排出里面储存且浓缩的胆汁而已。

我就是个“蓄水池”

其次,有一些老同志喜欢说胆囊切除后,成了“无胆之人”,胆量变小了,这也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只能用来自嘲或者讲讲段子。

不过,也由于胆囊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浓缩及储存胆汁的这个功能丧失,导致脂肪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最近,也有一些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增加大肠癌发生风险的报道,但是尚未有足够证据支持这一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而选择胆囊切除,是医生们根据每个人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判断手术利大于弊的情况下建议切除胆囊的,所以,因为惧怕手术可能的并发症而拒绝手术,并不明智。此外,由于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大量普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创伤小(仅需在腹部打三个1cm的小洞),恢复快。目前LC手术大多数都在日间手术完成,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回家。所以,如果因为病情需要,真的要切除胆囊,也并不可怕,无需过分紧张。

温馨提示

那么手术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些啥?

1.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术后应先尝试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鲜果汁等,如果进食流质饮食无发热、腹痛等症状,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术后多吃富含维生素类的水果蔬菜,降低胆固醇。

3.多吃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术后2周内,建议多吃一些甘薯、玉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保持良好排便习惯。

4.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术后1个月内尽量少食生、冷、硬、辛辣食品,注意戒烟戒酒。

5.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切除胆囊后,避免摄入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浓肉汤、浓鸡汤等,否则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还会发生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等;还应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及甜食。

6.控制摄入的食物总热量

术后控制摄入的食物总热量,避免肥胖,以及造成体内脂质代谢紊乱。

浙大二院

杨斌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囊肿、肝血管瘤,以及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等。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影响因子5分以上2篇;最高影响因子15.2。作为负责人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主参参与国自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

参考文献:

[1]卢昊,刘全达.《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息肉管理和随访》摘译[J].临床肝胆病杂志,,33(6):-.

[2]ElmasryM,LindopD,DunneDF,MalikH,PostonGJ,FenwickSW.Theriskofmalignancyinultrasounddetectedgallbladderpolyps:Asystematicreview.IntJSurg.Sep;33PtA:28-35.doi:10./j.ijsu..07..EpubJul25.PMID:.

[3]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版)

[4]赵海鹰,刘金钢.从过度和不足角度看无症状性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的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6(10):-.

[5]王向,张永杰.对保胆取石历史和现状再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1(6):-

作者

肝胆胰外科杨斌

排版

来鑫萍

责任编辑

鲁青

大胆要求分享、在看与点赞三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