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31115213695112&wfr=spider&for=pc人体的“经外奇穴”—胆囊穴、阑尾穴及四神聪穴
首先给大家了解下什么叫经外奇穴。经外奇穴是指未归属于传统的十四经穴范围,但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对某些疾病有特效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这类穴位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
1.胆囊穴
:在小腿外测,腓骨小头直下2寸。
:胆囊穴顾名思义主要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绞痛等。
:直刺1.0-1.5寸
:将食指与中指并拢,用两指指腹按揉胆囊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防治胆嚢炎、胆结石、胆绞痛等。
2.阑尾穴
:小腿外侧,膝韧带外侧凹陷下5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有调理肠腑的作用,主要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腹痛、下肢痿痹等证。
:直刺1.0-1.5寸
:食指与中指并拢,两指指腹按揉3-5分钟。
3.四神聪穴
:在头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大脑发育不全、瘫痪、中风、脑血管疾病、头痛、眩晕、健忘等脑疾病
:平刺0.5-0.8寸
:用食指指尖点按,每次-次。
腰背酸痛抖小腹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上班电脑下班手机已经成为白领的常态,长期伏案工作又缺乏运动,造成很多人出现腰背肩酸痛的情况。想要快速缓解这一不适,推荐抖抖小腹。
中医认为,阴属寒,寒则凝结,凝结造成血气堵塞不通,疼痛由此而生。肠胃、胆肝、肾膀光、大肠小肠、子宫等五脏六腑皆处在腹部。腹部气血不通,影响全身气血,造成全身肌肉酸痛。抖动腹部则可以促进腹部气血通畅,帮助腹部“升温”,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缓解腰背肩酸痛的症状。
在腰背肩酸痛的时候,可以用手拿捏下腹部肌肉抖动,具体方法:用双手抓住下腹部肌肉,上下抖动,每次3分钟,每分钟下,这样就能使闭锁缩短的浅前表线得到舒展,促进腹部气血运行,从而迅速缓解颈肩腰背肌筋膜的酸痛不适。
止咳平喘类列缺—足三里
列缺,又名童玄、腕劳。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阳明,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也是四总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偏正头痛、颈项强痛、下牙疼痛、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咳嗽、气喘、呃逆、水肿、手腕无力、感冒发热、热病瘛疭、小儿惊痫。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下陵、下陵三里、下虚三里、*邪。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1英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下合穴。因穴在膝下3寸,胫骨外侧,两筋之间宛宛中,故名足三里。该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它既能调理胃肠,理气消胀,化积导滞,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内伤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腐食臭、胸膈胀饱、大便不调、小便不畅、水肿、泻泄、痢疾;又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用于治疗咳嗽痰喘诸症;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胃安眠、强体健身,用于治疗下肢痿痹、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胃气不足、脏气虚惫、小儿疳积、胃不和则卧不安诸症。
列缺为肺经脉气所集,属本经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依据络穴的特性,本穴具有清泄肺、大肠的功效,而祛风散邪,清热解表,宣肺止咳平喘;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脉气所入,属本经合土穴,按照合治内腑的理论,本穴善调脾胃功能,以健脾和胃、理气消胀、消食化积、强体健身、调和气血、发汗解表、镇静安神。
列缺以宣肺止咳平喘为主;足三里以健脾和胃,降浊化痰为要。二穴合用,肺、胃同治,有培土生金,肃肺止咳之妙用。
1.虚劳咳嗽诸症。
2.哮喘诸症。
列缺:①以病人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拳,把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向肘部斜刺0.2~0.3寸。
足三里:①正坐屈膝,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缘1横指处取穴;②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③正坐屈膝,以本人之手按在膝盖,示指抚于膝下胫骨,当中指尖着处是穴。直刺0.8~1寸。
列缺—足三里伍用,出自《杂病穴法歌》:喘急列缺、足三里。二穴合用,适用于慢性咳嗽、气喘诸症。列缺针刺用泻法,足三里针刺用补法。为了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喘病的发作,以资巩固疗效,足三里穴加用艾条灸,每次5~15分钟,或用温针灸,每次灸5~10壮。吕老认为,针灸并施,治疗咳喘之疾,颇有温药和之的经旨,故疗效佳矣。
常按五穴远离肿瘤
中医认为,肿瘤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入侵、热*积聚、痰凝湿阻等外因长期在身体积聚而成。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主要体现为脏腑功能的废用及身体状况的急剧恶化,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名医朱丹溪曾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意思是与其等到患病后才采取救治,不如在还未患病前就摄养自身正气,提高免疫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金匮要略》中也记载:“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的是既病早治、控制疾病的传变,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与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中医对于通过预防保健的方式来对抗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
我国历代医者都非常重视经络穴位对人体的预防保健作用,穴位按摩作为中医独有的一种特色疗法,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故穴位按摩是老百姓生活中预防肿瘤疾病的合适选择。
日常按揉五穴位
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脾经所化之血在此聚集,如大海,纳百川,故名血海,有化血为气、补血养肝之功效。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取穴时可坐在椅子上,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用掌心盖住对侧膝盖,大拇指端所落之处便是此穴。在按揉时可将两手的大拇指重叠放在血海穴上,每一侧3分钟依次按揉,力度以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酸胀感为准。操作的最佳时间为上午的9~11时,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其运化脾血、养护肝血的效果最为显著,每日坚持按揉,可以预防子宫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
列缺穴
列缺穴,属手太阴肺经。列缺穴作为手太阴肺经的主穴,有疏风解表、补肺益肾的作用,主治伤风感冒、头项强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等。同时,列缺穴还经过任脉和大肠经,是三经交会处,因此对于肺经、大肠经和任脉诸经病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任脉本身是“阳脉之海”,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也来源于此,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口眼干涩、小便热、遗尿等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取穴时可将两手虎口相对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脉搏搏动处)就是此穴。作为日常保健,采用食指指腹指压列缺穴,1~3分钟为一组,每日重复5组,可以预防肺癌、咽癌、喉癌、大肠癌等。
委中穴
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主治腰背屈伸不利、颈项强痛、腰肌劳损、小便不利等。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强腰壮腿,祛除腰背酸痛,腿部及下肢的酸麻,对预防脑癌、中风、膀胱癌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委中穴的位置在腘窝横纹正中线处。取穴时可屈腿,膝关节后侧的腘窝中出现横纹,其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委中按摩方法应采取点按法,即用拇指或食指在此穴位一点一放,同时配合腿部的一屈一伸。或叩击法,即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穴。此部位皮肤较为娇嫩、敏感,动作宜轻柔,不宜过分用力。当腰背疼痛,按摩此穴位病情不见好转反而疼痛难忍时,切不可忽视,医院就医检查。
神门穴
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为心气出入之门户,心的动力源泉。神门是心神出入之门,体表和体内的心经气血在此交会,故神门穴有镇静、安神、宁心、通络作用,主治健忘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胸闷、癫狂等诸症。按压神门穴有助于改善睡眠,保护心脏,提高全身免疫力,进而起到预防肿瘤的效果。
取穴时微握掌,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屈拇指,指甲尖所到凹陷处即是神门穴。按摩神门穴可掐、揉进行刺激,不必过于追求酸胀感,想起来便可随时按揉,一般在晚间睡前按压神门穴效果最好。
截根穴
截根穴为经外奇穴,又名截癌穴。截根穴可作为一个配穴,可以其他穴位一起进行按摩或针灸,其主治功能广泛,可防治喉癌、咽癌、肺癌、乳癌、胃癌、食道癌等。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其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其穴位受压后酸胀感明显,日常用手按揉时可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施力,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受到损伤,一般采用大拇指按压5~10秒钟后松开后揉搓,每日如此反复5次。
高血压患者都熟悉的5个穴位按摩手法
1、足三里穴——通筋活络;按摩-下,或3分钟以上,出现发热或酸胀感;
2、曲池穴——调阳明经气血运行;按摩-下,出现发热或酸胀感明显;
3、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基本穴;按摩下或出现酸胀感;
4、百会穴——调节微血管收缩功能;每天2-3次,每次-下,出现酸胀感为止;
5、合谷穴——安神、调气血、通络;每天3次,每次下。
这五个穴位,在中医上,都是具有活血,通经的效果,对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紧绷”、血管狭窄,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经络(血管)通畅了,血液运行流畅了,血压自然平稳了。
祛湿穴
阴陵泉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从脚外侧的脚踝后侧(脚跟)起,往上触摸胫骨的后缘,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帮助驱除体内的脾湿。
刮痧正确步骤:①刮痧前先均匀涂抹刮痧油,以减少皮肉损伤;
②选择刮痧板比较尖锐的一头(也可用梳子背面、勺子、硬币等代替),上至下反复刮阴陵泉穴,刮痧板和皮肤呈35-45度角;
③每天刮50次左右或5-10分钟为宜,力度以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为准。体内脾湿重的人,按这个穴位会有疼痛感,但是坚持按揉,疼痛会逐渐减轻,即脾湿好转。
刮痧时及刮痧后需避风保暖,且3小时内不要洗澡,以免受到外界风寒湿邪的侵袭。
由于阴陵泉穴比较靠近膝关节,如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水肿等都可以通过刺激此穴位达到保健目的。
脾虚湿气重,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保养、积极预防,让自己的身体免受湿邪的困扰。
人体自带治疗便秘的3大穴位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费劲等。便秘在人群的患病率达27%,但仅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
1.支沟穴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要穴常和天枢穴配伍使用;支沟穴还可以治疗肘臂痛、咽喉肿痛、胁肋痛、落枕等。
2.天枢穴
: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等胃肠疾病和支沟穴配合使用。天枢穴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可以治疗便秘又可以治疗泄泻,顺时针按摩治疗泄泻,逆时按摩治疗便秘。
3.商阳穴
:在手食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人体自带的开塞露,有很好的润肠通便的功能;商阳穴点刺放血可以治疗热病、昏迷、咽喉肿痛等症状。
五脏之气聚集于胸腹的五个穴位
募穴是脏腑气血聚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一共有12个,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位置相近。
1、肺之募穴-中府穴
: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六寸
:咳嗽、气喘、肺胀满。
2、心之募穴-巨阙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6寸
:心痛、惊悸、心烦、癫狂、痫证。
3、肝之募穴-期门穴
:在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平时常按期门穴可以起到疏肝利胆、降逆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疸、呃逆、腹胀、肋下积聚。
4、脾之募穴-章门穴
:第11肋游离端的下缘。
:章门穴为肝经的穴位,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主治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证。
5、肾之募穴-京门穴
:在侧腰部,京门后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腹痛、腹胀、肾虚腰痛,现代用于治疗肾炎、带状疱疹。
人体自带的保暖开关
中医认为,寒邪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首先人体靠阳气抵御寒冷,而寒邪入体使阳气受损,容易导致人体机能的改变、减退;其次寒邪入体使气血凝滞不流畅,容易引发身体一些部位的疼痛;最后寒邪收引,易造成血管的病变。
人体自带的保暖开关
找准人体自带的保暖开关,通过自我按摩的方法使身体慢慢暖起来。
1、风池穴
风池穴易受风寒之邪侵袭,刺激风池穴能够增强人体卫外的功能,使卫气更强壮。
卫气即身体的保卫之气,同时还营养人体的肢体,推动气血在肢体的运行。当人体卫气不足时会出现反复感冒、流清鼻涕、疲乏无力的表现。
刺激风池穴固护卫气
找穴:沿头部后枕部中间线向下,摸到的凹陷处是风府穴,风府穴两侧凹陷处即为风池穴。首先抱颈仰头至极限,手如图示卡住风池穴的位置3秒钟,然后抱颈左右转头至极限各保持3秒钟,如此动作反复做10组,就可以有效刺激风池穴。
2、关元穴、气海穴
关元穴与气海穴位置相近,关元穴是固护肾阳的要穴,气海穴有补气的作用。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肾阳不足的症状。
肾阳是元阳,是阳气的根本,当肾阳不足时,会影响人体功能,出现生殖功能减退、腰膝酸软、尿频、腹部寒凉的表现。
刺激关元气海补肾养阳
3、至阳穴
至阳穴位于督脉,是阳气最盛的地方,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心阳不足。
心阳也是身体很重要的阳气,心阳推动血脉运行,能够温煦全身脏腑,心阳足则气血运行通畅,保护全身的功能。但是如果心阳虚则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憋气、四肢发凉的表现。
刺激至阳穴护心养阳
4、复溜穴
复溜穴位于肾经,刺激复溜穴可以有效地向外排泄体内寒湿之气。
寒湿之气侵犯到身体后,会消耗体内阳气,引起关节痛疼、排便异常、倦怠乏力的症状。
刺激复溜穴排除寒湿之邪
内踝与跟腱中间位置是太溪穴,复溜穴位于太溪穴上两寸,从太溪穴向复溜穴推揉,或者点揉复溜穴即可。
小穴位,大健康,10个养生穴,关键时刻也可救急
1、搓耳轮——耳聋耳鸣,眼花、视物模糊;
2、掐睛明——眼花、视物模糊,神经性头痛,打嗝;
3、揉太阳——头痛,眼花、视物模糊;
4、叩劳宫——心火旺盛,口腔溃疡;
5、掐内关——失眠,肝郁气逆,脾胃不和;
6、按合谷——头面五官疾病,牙痛;
7、按曲池——肠胃功能失调、关节屈伸不利;
8、搓命门——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
9、拍足三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脏功能不好;
10、揉太冲——肝气不舒,肝火旺盛,肝胃不和,月经不调。
拍击这两个“窝”,祛湿清热,对抗“湿疹”
在人体的两个窝,一个在肘窝,一个在腘窝。肘窝就是肘关节屈曲内侧,腘窝就指着膝关节的背侧大腿和小腿移行中间的凹陷区。
这两个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下肢上肢供血的血管,动脉也好,静脉也好,都穿行于此,并且位置比较表浅。肘窝是平时验血抽血的时候经常在位置,就因为这个位置的血管,你稍微拍击一下,就会比较的怒张,可以被看到摸到的。这个位置就是人体的肘窝,而肘窝之内的穴位,都是合穴,而且是内侧面,是手三阴经的合穴。手三阴经就是心、肺、心包这三条经脉。
阴经是和的五脏相连的,心、心包还有肺是和膈以上胸腔之内的五脏相连。古人说心包代心受邪,替心行令,就是心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可以把它理解为心,所以心包归入到心。那么这个范围和膈以上的脏腑的自身的功能是非常相关的。
要知道祛湿虽然是脾的事,但是离不开你身体当中的发动机就是心肺的功能。所以说运动是特别好的祛湿的方法。当你的心肺功能非常旺盛的时候,可以让你的代谢产物通过皮肤,通过二便排出体外,这是正当的途径。如果你的正当的途径比较通畅,这些代谢产物都能够正常排出了,不会发作在体表了。
这就是治疗的过程的中医思维方式,所以要让它回归于正常,不要透发于肌表,就是给它有通路。正常的通路就是出汗、二便,所以一定量的运动不仅能够调动心肺功能,而且对祛湿来讲还是一个重要的通道。
那么腘窝之内当然也是大腿向小腿供血的主要的动脉,还有回血的静脉穿行的部位,那个位置也非常的表浅。而且在那个位置的几个穴位也都是合穴,合穴是中国古代经络学说当中对一类特殊穴位的一个通称,合治内腑。合穴专门治疗内腑的疾病,内腑的疾病就是人体的代谢类的疾病。那这类的问题包括胃,肠这样的一些功能,都可以通过腘窝处的离血管比较近的部位来提高人体的代谢水平。
那么具体的穴位来讲,在腘窝处会有三个穴位,一个是足少阴肾经的阴谷穴在内侧,另外两个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叫委阳,一个叫委中。那么委阳、委中都是合穴。委阳是下合穴,下合穴是指的是六腑下合于足三阳的特殊的穴位,合穴是类似的作用。
所以这三个穴位也对人体内脏功能有很好的调节,提高代谢的作用。
所以,这些穴放在一起就非常有意思了,尤其是腘窝处的委中穴,古人又把它叫做血郄。郄有孔隙义,气血深藏聚。就是郄是个深深的缝,是个狭窄的地方,气血在这深深的汇聚。因为调整气血就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代谢机能。而且它叫做血郄,跟其他的郄穴还不一样,它是血深深汇聚的地方,所以就强调和血管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在这两个部位就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手法,这种手法就叫做拍击法。拍击法是推拿手法当中一种简单的方法,简单来说就借助你手上的力量拍击穴位的局部,特别是这些穴位的局部,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者是血管的比较聚集的部位,当去拍击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痧,也就是造成血管的一个扩张,造成血管里面的血管壁的一些轻微的扩张损伤轻微的渗血。
通过这样的一个方法,可以促进人体的代谢水平,当人体代谢水平提高,更多的代谢的产物被排出体外,自然人体的内环境就变得良性了,自然就不需要通过人体的体表来透发出来这些代谢不掉的垃圾东西。。
四指这个穴位的局部就会微微出痧,出现很多细小的红点,并不需要出痧那么多。除非您是一个代谢非常紊乱的严重的情况,才会用一些比较重的手法,一般来讲都用一些比较轻的手法,更多的朋友能够接受,又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一侧做完了再做另外一侧。当两侧做完以后,在的腘窝处再进行拍击,如果自己操作不便,可以让你的家人朋友帮助你拍击腘窝,也是微微出痧。当然,拍击法的是一个方面,刮痧法同样也可以适用,用一个刮痧板涂一点润肤乳或者是红花油,刮痧油都可以,然后再进行刮拭,让它出痧。
这样一个方法就是利用了合治内腑的合穴的穴性,然后在一个特殊的关键部位,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法刺激来提高人体的代谢水平,促进人体的代谢产物排出。这样一个方法对湿疹也好,对利湿也好,是一个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一周做两次,如果你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一周做一次也没有问题,如果您身体,比较重,或者是正在湿疹的发作期内,建议一天做一次,微微出痧。这样可以减轻湿疹发作的程度。
十二脏腑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
十二脏腑经脉在四肢与奇经八脉相通,形成八脉交会穴。这八个穴位可以治疗相通的奇经八脉病症,八个穴位的位置及功能主治。
1、列缺穴-通于任脉
: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任脉病症。
2、后溪穴-通于督脉
:第5掌指关节尺侧的近端掌横纹赤白肉际处。
:督脉病症,如督脉病变出现的腰脊强痛。
3、公孙穴-通于冲脉
: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冲脉病症。如冲脉病变出现的胸腹气逆。
4、足临泣穴-通于带脉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带脉病症。
5、外关穴-通于阳维脉
:腕背横纹上两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阳维脉病症。
6、内关穴-通于阴维脉
:腕掌横纹中点上两寸,两肌腱之间。
:阴维脉病症。
7、申脉穴-通于阳跷脉
:足外侧,外踝直下凹陷中。
:阳跷脉病症。
8、照海穴-通于阴跷脉
:足内侧,内踝直下凹陷中。
:阴跷脉病症。
养老穴,既养眼又养腰
既“养眼”又“养腰”的穴位叫做“养老穴”,很多朋友可能没有听过穴位的名字。
我先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在古代民间有一个小村落,小村落的村口有一棵大树,非常的茂盛,每到夏天的傍晚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都会出来在树下乘凉聊天,就这天有一个老人来得比较晚了,结果大家,看着他给他开玩笑说,你看你一个孤寡老人就一个人,又无儿无女,说谁养你呀,你说你年轻的时候不努力,不好好的结婚生孩子,结果到老了以后没人养你。
结果老人又跟它们开玩笑,说不需要儿女,因为我有一个穴位,叫养老,它可以养我。
说为什么呀。他说,穴位按了以后让我的眼睛明亮了,我看什么东西都清楚,不像你们似的,你们的老眼昏花,而且您看我按穴位还可以养养我的腰,我腰上有劲儿,我又能干活,又能自己走很多事,我都自己做了,不像你们走路,还得拄个拐杖,别人搀扶。所以你看我腰板不硬,双目如炬,这就是我按揉“养老穴”的作用。
但是我想编故事的古代医家其实也只是希望让人能够记住穴位有两大非常重要看起来不相干的作用,但是又非常的有用。
先说说养老穴的准确取法
养老穴的取法可以说像变魔术一样。首先做第一个动作就是屈肘,掌心向下,当做动作的时候,肉眼可见位置,在手腕看往手臂的方向大概有一两寸的距离,地方可以看到有一个骨性的隆起,这叫尺骨小头。将你的食指点在骨性隆起的上面,魔术开始了,掌心向胸立起来,时候你会看到或者你会感觉到你的食指的下面,突然由原来的隆起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沟槽,沟槽之内就是养老穴。
换句话说,您平时这么点揉半天没什么用,只有掌心向胸立起来的姿势的时候这样去点揉它,会觉得很酸很胀,这就是养老穴的准确取法。在的经络腧穴学的教学当中,叫做养老转手髁中藏,就是骨头缝里面,来找养老穴。找到养老穴是不是也就理解了它在骨头缝里面去点揉的方法,找到了那种酸胀感呢?
当有了这样的感觉之后,就得讲一讲,为什么养老穴,它既可以养眼又可以养腰呢?
关键它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手太阳小肠经,它循行的部位在上肢的外侧靠近小指后缘这条线,当它行到肩胛部的时候,要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你可别小看这九个字。这九个字,可是像心电图一样,曲曲折折的一条线。那么在这条线上其实就囊括了或者说让手太阳小肠经联络了整个肩胛骨的内与外上与下。大家知道整个肩胛骨是一个悬吊骨,是一个被多块肌肉上下左右牵扯而稳定而灵活的这么一块骨骼,那么也就说手太阳小肠经会对肩胛骨的内收外展、上提、下沉、前倾、后收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肩胛部除了斜行的肌肉群之外,还有一些纵行的肌肉群,非常长的夹行在脊柱两侧,那么这些肌肉,足太阳膀胱经来管理,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就指着人体的背腰骶部,这些纵行肌肉群让你的腰部可以前后俯仰、左右旋转的动作能得以实现,而这两层的肌肉手太阳小肠经所管理的基本在外层、斜层、表层,足太阳膀胱经基本上是在纵行的里层深层。所以两层肌肉之间会相互产生影响,当你的表层肌肉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说落枕往往也会影响到你纵行肌肉群。当你的腰背肌出现损伤的时候,往往也影响到你上肢肩胛部的活动范围,所以在临床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病,叫做颈腰综合症。就是既有颈部,肩部这样的症状,又有人体腰部,骶部,髋部这样的症状。这两大症状上下都有的时候,养老穴就非常的好,所以说,养老穴养腰,养的是什么呢?就是养的你的颈肩部和你腰背部腰骶部这些肌肉群之间的协调性。很多人因为长期的姿势不当,或者是受力不均匀,造成一定的劳损,原来可能只是肌筋膜出现的一些炎症反应,肌肉的相互之间的力学关系发生了一点点变化,但是如果你不经常的去调节它或者不去及时地去锻炼解决问题,时间长了,慢慢的它就有量变到质变,就真的影响到你的肌肉的功能,甚至会导致骨质的一些变化,导致骨骼结构的一些变化。所以这些问题一定要早期去解决它,而养老是最简单的,最方便的一个调节的方式。你想把手指放在养老穴,经常的去点揉,点揉的同时活动活动腰,颈。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让你的颈肩腰背的肌群能够协调性改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对老年人说有养腰作用,其实对很多经常伏案工作,缺少运动锻炼的中青年朋友们不失为一个非常简便的自我调节养护方法。那么穴位为什么又能够养眼呢?这和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那是因为手太阳小肠经,走行的时候最后终末于眼睛的周围,而且它联系的部位是目内眦和目外眦,就是指的内眼角和外眼角,内外眼角都归手太阳小肠经管理。眼睛出现的问题,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缺血性的疾病,一类是炎症反应,红肿,热痛类的疾病。如果眼睛出现了视物功能的一些变化,比如说,看不清楚了,迎风流泪了,飞蚊症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的眼底病,这些问题其实都跟眼底的血液供应是直接相关的,肝开窍于目,所以这些的都要责之于肝,责之于肝血,不管是供血的通路受的影响,还是产生血的环节出现影响,还是储藏血的仓库出现了问题。总之,是要责之于血。但是经常看到的一些轻症,眼睛周围出现的红肿疼痛,这些情况,比如说结膜炎,比如说麦粒肿,还有经常睡得比较晚,造成的眼睛干涩,干眼症,还有近视,屈光不正等等这些问题,这些情况是属于眼睛外周的问题,而不是眼底的问题。眼睛就像一个照相机一样,胶片的部分是属于眼底,甚至到大脑、感光,这个程度上出现的问题主要责之于血;而如果是外面的这种调节焦距的、调节清晰度的,这些组织器官如出现问题,容易出现的就是一些肌肉疲劳,局部的红肿疼痛,这个时候养老穴就发挥作用了。因为手太阳小肠经是阳经,阳经是主这种亢进的、热证的表现,而经脉又终止在内外眼角的部位,所以往往眼角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以及过度眼睛劳累出现的眼睛干涩、干痒的情况就比较适合用养老去治疗。穴位各有其性,也有虚实寒热表里之分。因此,在临床当中使用这些穴位,即使是养生保健,也要搞明白什么情况该用什么穴位。养老不仅对老年人会有一定的帮助,更关键的是对的中青年朋友们应该说是非常有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