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肠超声分享76恐怖的ldq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胃肠超声学组分享

—恐怖的“胃早爱”

作者:毛建强

单位:医院

早恋容易影响孩子学习和心身发育,我们的胃同学发生“早爱”现象并不少见,超人们应及早发现及处理,下面一起来欣赏我院近期所捕捉的三个不同类型案例。

病例一

简要病史:患者赵某某,男性,57岁,因中上腹医院年2月13日来我院就诊,无恶心,黑便等症状。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

超声检查:饮助显剂后胃充盈良好,贲门规整,胃壁层次清晰,胃小弯侧胃角处局部胃壁黏膜相对性稍增厚,回声减低,层次模糊,腔面探及一较小浅溃疡灶,大小约12mm,表面可见亮线状。幽门开放通畅,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无殊,球壁光整。

超声诊断:胃角溃疡(性质结合病检)。

增强CT:胃充盈尚可,角部胃壁稍增厚强化、向腔内似可见小溃疡状改变。

胃镜检查:胃角可见0.3*0.6cm溃疡及1.5cm糜烂灶,表面糜烂,黏膜水肿增厚。

手术病理:胃角小弯侧低分化腺癌,部分粘液腺癌,浅表扩散型,浸润至黏膜肌层。

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康复出院。

病例二

简要病史:患者杨某某、男性、63岁,无任何明显不适症状,于年5月6日来我院常规体检。

超声检查:饮助显剂后胃充盈良好,贲门规整,胃壁层次清晰,黏膜毛糙,胃体前壁近胃窦部大弯侧局部黏膜层轻度增厚,黏膜层厚约4mm,范围约17*22mm。幽门开放通畅,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

超声提示:胃体部黏膜轻度增厚(早癌待排,建议病检)。

增强CT:扫描所见胃体前壁大弯与胃窦交界处可见黏膜轻度增厚,轻中度强化。

胃镜检查:胃体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近胃窦处可见1.0*1.2cm局部黏膜粗糙隆起,表面欠光整。

手术病理:(胃体大弯侧)中分化腺癌,浸润至黏膜下层。

患者行腹腔镜下胃次切术,术后恢复好,康复出院。

病例三

简要病史:患者朱某某、男性、70岁,因连续黑便一月余于年4月21日来我院检查,无腹痛腹胀等症状,无贫血貌,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大便潜血试验阴性。

超声检查:饮助显剂后胃充盈良好,贲门规整,胃壁层次清晰,粘膜毛糙,贲门大弯侧粘膜层探及大小约25*7mm的串珠状低回声团块,边缘另见15*12mm类似回声团块,境界清晰。幽门通畅,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

静脉造影: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六氟化硫针2.4ml后,5ml生理盐水冲管,贲门部低回声团块呈一过性弱增强。

超声诊断:贲门部低回声团块(性质结合病检)。

增强CT检查:贲门部黏膜稍增厚,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胃镜检查:贲门见0.8*1.5cm大小粘膜充血隆起,上有轻苔及糜烂灶,质偏硬。

手术病理:(胃贲门部)浅表隆起型中分化腺癌,浸润至黏膜下层。

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讨论

早期胃癌临床上并不少见,是指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病因认为是多因素共同导致,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早期胃癌的危险因素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或者胃息肉。

临床上症状多不明显或因其他疾病症状来就诊,多表现为中上腹胀不适或者隐痛、食欲不振、早饱等症状。但是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根据内镜下胃癌的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凹陷性三种形态。隆起型即胃癌组织突出胃黏膜表面;平坦型为胃癌组织和胃黏膜面处在同一水平;凹陷型是指胃癌处相对于胃腔黏膜面形成凹陷,呈溃疡型。

早期胃癌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病灶处胃壁局限性轻度或相对性增厚,回声减低,稍隆起于胃腔内或呈浅凹陷,局部胃壁黏膜层和黏膜肌层破坏、层次不清,与周围正常黏膜界限不清;黏膜表面不光滑或粗糙不平,有时可出现大小不一的黏膜凹陷,深者可达黏膜下层,凹陷周缘胃壁水肿增厚,凹陷底部较宽而平表面常附有不规则强回声斑,病变处胃壁蠕动略减弱,局部黏膜面有僵硬感。

胃肠超声造影通过口服声学助显剂对比显像,能清晰显示胃壁的层次结构变化,提高了病灶尤其是黏膜低回声病灶的分辨率和检出率,可发现早期胃癌的多种异常声像图改变,特别是黏膜隆起和增厚敏感性较高。黏膜下层强回声带完整与否提示病变有无突破黏膜下层组织,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口服胃超声造影检查方便、快捷、重复性好,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可作为胃早癌检查手段之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根治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