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喝拉撒睡”,这上厕所实在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件“头等大事”了。然而很多人却为此饱受折磨:要么是马桶一坐至少半个小时,为了上大号精疲力尽、一身虚汗;要么就是喝杯凉水也腹泻、早上一起床就便溏……
时间久了,不仅吃不好睡不香,肠胃也被折磨得够呛!究竟便秘、腹泻算不算一种疾病?我们又该怎么解决它呢?可可准备了一份“解秘”指南,赶快了解一下吧!
1
便秘、腹泻>12周
当心是疾病信号
排便是人体的重要反射行为,如果有便秘、腹泻症状并超过12周,就属于长期排便异常,很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其中有3类病症较为常见。
1
胃部动力不足
大块的食物经过咀嚼进入胃部,一般会停留4个小时左右。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可以溶解掉较硬的食物外壳,将其分解为更容易消化的食糜,即小块食团,然后送入小肠。
胃部有强大的蠕动消化功能,如果胃动力不足,则对食物的分解能力就弱,大块的食物堆积就容易导致胃胀、积食和反酸,同时也增加了肠道的消化负担,极易因此便秘。
2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全长约25cm,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部分,直接连接着胃囊,会同时接收到胰液、胆汁和胃液,是重要的消化枢纽。
但同时,胆结石、胃结石等也可能由此进入十二指肠,并破坏肠粘膜,引发溃疡、感染或出血,从而导致食物消化、分解不完全,出现腹泻、便秘或便血症状。
3
大肠慢性疾病
大肠由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组成,其中结直肠发挥着主要作用。经过小肠消化的食物残渣内含有大量水分,而大肠则负责回收这些水分,然后将其排出体外。
一般食物残渣会在大肠内停留12~24小时。如果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比如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梗阻等,则会导致其停留时间过长或过短,从而引起便秘或腹泻。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增加患肠道息肉或肿瘤的风险。
2
常做4件事
便秘、腹泻难摆脱
很多人并没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也饱受便秘、腹泻困扰,这是为什么呢?可可估计是受到了以下4件事的影响。
1
胃肠受刺激
辣椒素是辣椒所含的活性物质,对胃肠的刺激性很强,人体会分泌内啡肽来缓解这种刺激。但如果内啡肽分泌不足以抵消辣椒素影响,肠胃无法正常消化食物,就会选择直接排空,所以吃辣过多很容易导致腹泻。
建议在吃辣的同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汤羹等,可以减轻灼烧感。另外,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在饮用鲜牛奶之后也会出现腹泻,建议把鲜牛奶加热再喝,并且不要空腹喝。
2
过分节食
当直肠内存有足量的排泄物时,才会压迫直肠壁触发排便反应,否则就会一直储存而不产生便意,同时肠粘膜还会一直回收残渣中的水分,导致大便干结。
过分节食的人产生的代谢废弃物质较少,容易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并引起便秘。所以每餐吃七分饱,保证足量的营养,有助于保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3
平滑肌运力不足
小肠有5~7m左右,而大肠有1.5m左右,食物想要通过这么长的肠道,必须依靠平滑肌不断的收缩和蠕动来推动。
老年人平滑肌老化、运力下降;孕妇雌激素过高会妨碍平滑肌收缩;而久坐、久卧人群其平滑肌活力降低,这些都会导致成便秘。
4
大脑压力大
排便反应受大脑控制,但精神压力过大时,大脑可能会忽视排便需求,导致废弃物质滞留,水分流失更多,变得板结难排。而有些人则刚好相反,精神紧张时会生成强烈便意,容易因此腹泻。
3
“按时按点”排便
是长寿标志之一
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想要达到长寿,至少要做到“3个好”:吃得好、睡得好、排得好。怎样才算是“排得好”呢?
1
按时按点规律排便
大便形成后,肠道会以每天2~3次、每次每分钟1~2cm的速度将其推动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
但在早晨起床后和饭后2小时内,由于体位反射或胃结肠反射,会引起结肠整体蠕动,以每小时10cm的速度推进,可能直接促成排便。所以,有规律性地在这两个时间段排便的人,说明肠胃消化功能良好。
2
状态正常不见血色
我们形容最健康的便便形态应该是香蕉状、棕黄色的半固体,一次约克,其他类似于干燥、板结、粘腻、不成型等,都可能说明有肠胃问题。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血迹、黑色柏油状便、便隐血等,则要警惕是消化道出血或肿瘤。
3
排便时间正常
一次排便的最佳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排便过久可能说明有便秘等问题。如果每次坐便都超过30分钟,还容易引起肛垫下垂,形成痔疮。
4
解秘、止泻用3招
全面养护消化道
老是便秘、腹泻的话,真的很难受呀!想要改善或预防这种“难言之苦”,当然要学会养护消化道了!这里就为大家分享几招。
1
耳穴推腹法
耳朵上其实分布着许多胃肠反射区,通过按揉耳窝,可以起到止酸、缓解便秘、促进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等效果。具体可围绕耳朵中间的软骨做“U型”按摩,每次按摩4分钟左右,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还能缓解整个消化系统不适。
2
排便准备运动
排便前可以做简单的准备动作,来缓解便秘:
以肚脐为中心,进行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肠胃蠕动;
在深呼吸的同时尽量收缩臀部肌肉,保持数秒再放松,反复多次;
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手指的根部,哪里感觉有点疼,就多掐一会儿,可以帮助产生便意。
3
脾虚易腹泻
中医认为脾主水谷运化,脾虚易导致消化不良、全身津液失调,出现便秘或腹泻的问题,可以用健脾粥来调理。
健脾粥
白术10克、薏米15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大米适量。
先用白术熬水,再用白术水煮粥。
腹泻人群最好用炒白术和炒薏米,而便秘人群最好用生白术和生薏米。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