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4543871359540&wfr=spider&for=pc白驹过隙,转眼又将来到一年中最为炎热、阳气最为强盛的时段——三伏天。“三伏阳气盛”,“三九阴气隆”,冬病夏治是根据《*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理论,在三伏天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气血运行旺盛之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此外冬病夏治还具有安全、简单、便捷、效优、廉价、适应症广等特点,其中三伏贴成为很多人冬病夏治的首选方法。
记者了解到,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迄今已有数十年历史,该院专家在治疗时,通过体质辨识,辨证贴敷,一人一方。除大家熟知的三伏贴外,还有特色疗法如中药外敷、艾灸、隔姜灸、鳖甲灸、中药热熨、泡脚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图源视觉中国
哪些人适合冬病夏治?
针灸科: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3.慢性胃肠炎、慢性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4.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等运动系统疾病。
5.手脚发凉、怕冷、体虚失眠等虚寒类疾病和亚健康人群。
呼吸内科: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变应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3.体虚易感冒以及平素手脚冰凉、怕风、怕冷以及其他亚健康人群。
脾胃病科:
1.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虚寒证,反流性食管炎虚寒证。
2.慢性腹泻: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虚寒证。
肾病科:
1.尿频、尿失禁以及慢性肾炎的辅助治疗。针对肾虚有独特的疗效。
妇科:
1.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2.产后身痛。
3.盆腔炎疾病后遗症(盆腔粘连,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等)。
4.女性虚寒或寒湿体质患者的调理和保健。
儿科:
1.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反复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儿童免疫力低下、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咳嗽等过敏性疾病。
2.脾胃虚寒型厌食、腹泻等病症。
治未病中心:
1.体虚易感、畏寒怕冷等亚健康状态。
2.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3.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证属阳虚痰凝者。
4.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症、复发性肠道息肉证属脾胃虚寒者。
5.月经不调、痛经、尿频、前列腺增生等证属阳虚寒凝者。
6.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证属阴寒内盛、经脉瘀阻者。
耳鼻喉科:
1.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
风湿病科:
1、风湿、类风湿、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老年病科:
1.中老年慢性咳喘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风寒湿型痹症患者:肩周炎、腰痛、骨性关节炎等。
3.脾胃虚寒患者: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证属虚寒型等。
4. 体虚易感冒的病人,怕冷,虚弱,肌少症。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慎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肥甘厚腻、冷饮、冰冻之品。
2.保持贴敷部位清洁。贴敷当天不能游泳,贴敷后4-6小时内不宜洗冷水澡,不能对着风扇、空调直吹,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以及寒邪经贴敷创面侵入体内,导致疾病加重。
3.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药物移动脱落。
4.每次贴敷,一般保留6-12小时后揭除即可,儿童酌减,可贴敷0.5-4小时,如患者体质敏感,应缩短贴药时间。三伏贴贴敷后,除了可能有温热感外,一般无特殊反应。如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不要搓、抓、挠,以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或感染。
5.三伏贴一般要求至少坚持3年,贴敷3年若症状改善不明显即认为无效,可以放弃贴敷;若有效但疾病较顽固、症状仍较明显,一般建议继续贴敷,以进一步改善症状,巩固疗效。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
伏前贴:.6.21——.7.15
初伏贴:.7.16——.7.25
中伏贴:.7.26——.8.14
末伏贴:.8.15——.8.24
加强贴:.8.25——.9.3
通讯员夏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吕彦霖
校对王菲